额定电压0.66/1.14K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GB12972.2-91)

矿用橡套电缆
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Uo/1.14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用的铜芯橡皮绝缘皮护套软电缆
(MC)UC-0.38/0.66:采煤机橡套软电缆,煤矿用额定电压为0.38/0.66KV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MCP)UCP-0.38/0.66: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煤矿用额定电压为0.38/0.66KV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MCP)UCP-0.66/1.14: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煤矿用额定电压为0.66/1.14KV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采煤机电缆电缆的使用特性
1、额定电压Uo/U分别为0.38/0.66KV和0.66/1.14KV。
2、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65℃。
3、电缆的zui小弯曲半径为电线直径的6倍。
4、黄色护套不得在日光下长期暴露。
MY-0.38/0.66 矿用移动橡套软电缆 矿井下各种移动电器的电源连接线
MYP-0.38/0.66
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
MYP-0.66/1.14
煤矿用采煤机橡套电缆适用于矿井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的连接.执行标准是MT818.
矿用电钻电缆是矿井下电钻电源的连接线.煤矿用电钻(屏蔽)橡套软电缆执行标准MT818.8-1999,MZ,MZP-0.3/0.5KV,成品实验电压2000V/5min,截面面积2.5,4.
矿用电钻电缆导体镀锡铜丝,绝缘材质是天然丁苯胶,护套是氯丁胶.具有耐油,阻燃和抗冲击力,抗撕性.下表是矿用电钻电缆的详细介绍:
型号 名称 主要适用范围
MZ-0.3/0.5 煤矿用电钻电缆 矿井下电钻电源的连接线
MZP-0.3/0.5 煤矿用电钻屏蔽橡套电缆
MYPTJ 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1 用途
适用于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的井下移动变压器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2 工作条件
2.1 额定电压U0/U为3.6/6kV、6/10kV、8.7/10kV。
2.2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
2.3 电缆的zui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
2.4 电缆的地线芯必须良好接地。
3 产品型号见表1。
表1
型 号 | 名 称 | 用 途 |
MYPTJ-3.6/6 | 煤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 | 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的井下移动变压器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
MYPTJ-6/10 |
MYPTJ-8.7/10 |
4 电缆规格应符合表2、表3和表4的规定。
[1]
1 用途
适用于额定电压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2 工作条件
2.1 额定电压U0/U分别为0.66/1.14kV、1.9/3.3kV。
2.2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
2.3 电缆的zui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
2.4 黄色护套电缆不得在日光下长期暴露。
3 产品型号见表1。
表1
型 号 | 名 称 | 用 途 |
MCPTJ-0.66/1.14 | 采煤机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 | 额定电压为0.66/1.14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
MCPT-0.66/1.14 | 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 | 额定电压为0.66/1.14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
MCPT-1.9/3.3 | 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 | 额定电压为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
MCPTJ-1.9/3.3 | 采煤机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 | 额定电压为1.9/3.3kV及以下采煤机及类似设备的电源连接 |
4 电缆规格应符合表2、表3、表4和表5的规定。
矿用橡套电缆结构特点:
一:导电线芯。柔软性要求以电钻电缆,采掘机电缆为zui高;导线结构采取如下措施:
1, 采用较软的细直径铜单线、以小节距束合、复绞。整根电缆的弯曲扭转性还受到绝缘、护套结构的影响,因此不能认为单丝越细,节距越小越好。
2, 采用同向束绞和复绞可提高柔软性。
3, 为了便于导线在绝缘层中的相对滑动和便于安装维修。电钻电缆和小截面的采掘机电缆导线单丝应镀锡,大截面采掘机电缆在导线外还用包纸带隔离绝缘。
二:绝缘层 要求有足够的电绝缘性能
1, 采用含胶量不低于百分之35的橡皮
2, 绝缘厚度比通用橡套电缆要厚
3, 采用电性好的橡皮,并采用好的挤橡工艺(如挤橡硫化连续生产线)
三:层
采用半导电橡皮做层,应使其过渡电阻达到标准要求,以保证继电保护系统在事故状态下可靠动作。
四:垫芯
1, 垫芯要充分起到在电缆收到冲砸、挤压时的缓冲作用,又不能过大使外径过大。要求设计合理填满绝缘芯线间的空隙。
2, 机械性能应不低于绝缘橡皮的要求。
3, 不能与绝缘线芯产生粘连。
五:成缆结构
1, 要采用较小的节距倍数,改善电缆的柔软性。
2, 为保证地线芯的机械强度,地线芯截面比通用电缆要大些,小截面产品,采用与主线管相同截面。
3, 控制线芯先单独绞合成组,再与主线芯一起成缆。
六:护层
1, 要求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好。井下电缆要求阻燃。因此采用氯丁胶,且含胶量不小于百分之五十。
2, 6KV移动橡套电缆要求护套有足够的电绝缘性,改善护套的耐电晕开裂性能。
七:电缆要结构密实、紧凑,各元件有相对滑动性。
一、电线电缆的主要工艺
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1.拉制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在铜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电缆行业“以铝代铜”无异于一场材料革命。在欧美等发达地区,性价比更高、电气性能*的铝合金电缆已被成功应用了40多年,众多教堂、医院及政府机构在采购线缆时,都将这种新型电缆作为铜缆的*替代品,国内的一些新建工程也开始尝试使用铝合金电缆。但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落后,铝合金电缆市场发展缓慢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绞制工艺分:导体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
3.包覆
根据对电线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的设备在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包覆工艺分:
A.挤包:橡胶、塑料、铅、铝等材料。
B.纵包:橡皮、皱纹铝带材料。
C.绕包:带状的纸带、云母带、无碱玻璃纤维带、无纺布、塑料带等,线状的棉纱、丝等纤维材料。
D. 浸涂:绝缘漆、沥青等
三、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铜、铝单丝拉制
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2.单丝退火
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
3.导体的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
4.绝缘挤出
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
4.1.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4.2.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
4.3.致密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
二、 5.成缆
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
6.内护层
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
7.装铠
敷设在地下电缆,工作中可能承受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可选择内钢带铠装结构。电缆敷设在既有正压力作用又有拉力作用的场合(如水中、垂直竖井或落差较大的土壤中),应选用具有内钢丝铠装的结构型。
8.外护套
外护套是保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的结构部分。外护套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线电缆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防潮、防水浸人、阻止电缆燃烧等能力。根据对电缆的不同要求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护套。